最新网址:wenshige.com
字:
关灯 护眼
文师阁 > 兵法辑录 > “处世三大奇书”深刻说尽人生大智慧(6)

“处世三大奇书”深刻说尽人生大智慧(6)

闲居的时候,最容易流于懒散而不知节制,若是没有高远的理想和策励之心,便不知不觉白白的蹉跎大好光阴,人也会变得安于逸乐。如果因此而丧失一颗向上的心,那么,闲居就变成有害的事了。事实上,聪明的人正是利用闲居的时候来充实自己的,因为,忙碌使人没有时间考虑其他的事情,惟有在空闲时,才可能自我充实。生活闲散,又没有一点振奋的心,一个人真的会过得了无生气。这段话,真是教我们过日子的至理名言。

和许多人相聚在一起时,不要总是说些言不及义的话,古人好友相聚,常互相勉励,言恳切正直,彼此都能有所长进。因此,古人交游多是“以文会友,以友辅仁”,一来能增广见闻,二来能修养品德。如果大家在一起只是饮酒作乐,互相标榜,那么,也不过是一群臭味相投的酒肉朋友罢了。与古人相比,我们真切太过“聒噪”了。

七五、有才若无有德若虚,富贵生骄奢淫败俗

观周公之不骄不吝,有才何可自矜;观颜子之若无若虚,为学岂容自足。门户之衰,总由于子孙之骄惰;风俗之坏,多起于富贵之奢淫。

[注释]

不骄不吝:不骄傲,不鄙吝。

[译文]

周公制礼作乐,是周朝的圣人,但是,他却不因为自己的才德,而对他人有骄傲和鄙吝的心。有才能的人,哪里可以自以为了不起呢?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,他却“有才若无,有德若虚”,不断虚心学习。求学问哪里可以自以为满足呢?一个家族的衰败,总是由于子孙的骄傲懒惰,而社会风俗的败坏,多是由于大家过度的奢侈浮华。

[评语]

孔子说:“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骄且吝,其余不足观也已!”而周公为武王之弟,周代的的礼乐行政都由他订定,足见周公才华之美。由此可知,倘若有一个人,他的才华像周公一般美好,而为人却骄傲鄙吝,孔子说这个人在其他方面,也就没有什么可看之处了。为什么呢?因为,才能是用来服务人群、造福社会的,一个骄傲鄙吝的人,不但瞧不起别人,更是吝于贡献自己,再高的才华又有什么用呢?

颜渊是孔门弟子中德行最好的,孔子屡次称赞他,但是他却更为谦虚,更努力学习。我们现代人,论学问品性,有几个人能比得上当时的颜渊呢?然而,大部分的人稍有所得便洋洋得意,殊不知学问愈渊博的人,愈不敢自满,这是因为明白学海无涯的道理。而自满的人,又如何能拥有丰富的常识人和品德呢?

一个家族的衰败,往往是由于不肖子孙骄横怠惰所致,因为骄横失德,怠惰失学,门风怎么可能不败呢?而社会风气的败坏,总因为有些人虽然富贵,却竟相奢靡浪费,把一个淳朴良善的社会,变成一个重财重色的大染缸。奢淫的祸害,实在太大了。那些对社会风气具有影响力的达官显贵,更应该谨慎的行事才对。

七六、凝浩然正气,法古今完人

孝子忠臣,是天地正气所钟,鬼神亦为之呵护;圣经贤传,乃古今命脉所系,人物悉赖以裁成。

[注释]

所钟:所聚集。裁成:裁剪修成。

[译文]

孝子和忠臣,都是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凝聚而成,所以连鬼神都加以爱惜保护。圣贤的经书典籍,是从古对今维系社会人伦的命脉,所有的忠臣、孝子、贤人、志士,都是靠着读圣贤书,效法圣贤的行为,而成为伟人的。

[评语]

文天祥正气歌有云:“天地有正气,杂然赋流形,下则为河岳,上则为日星,于人曰浩然,沛乎塞苍冥。”所谓的忠臣孝子,他们之所以能为忠孝奋不顾身,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股浩然正气,而这种洁然正气,本来每一个人都是具备的,只是他们能扩而充之为忠为孝。他们的那股正气,足以“惊天地、泣鬼神”。因此,连鬼神也要护卫他们。至于一般人,常因利欲薰心,不知道涵养自己的浩然正气,渐渐地,这股正气就消失了。要如何涵养自己的正气呢?孟子说得最清楚:“以直养而无害,则塞于天地之间。”就是说人如果能拿正道好好的培养它,而且没有一毫邪念去损害它,那么,它就能够充塞在天地之间了。

圣贤的经书典籍,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,其中包含了经世济世之道,人伦五常之理,是圣贤智慧的凝聚。我们后代的人,虽然没有圣贤的智慧,但是依据圣贤的教化去做,行为自然没有缺失。文天祥说:“读圣贤书,所学何事?而今而后,庶几无愧!”他为什么能无愧于天地呢?因为他能成仁取义。读书的道理就在这里。

七七、一生温饱而气昏志惰,几分饥寒则神紧骨坚

饱暖人所共羡,然使离一生饱暖,而气昏志惰,岂足有为?饥寒人所不甘,然必带几分饥寒,则神紧骨坚,乃能任事。

[注释]

气昏志惰:神气昏昧,志气怠惰。神紧骨坚:精神抖擞,骨气坚强。

[译文]

人人都羡慕吃得饱、穿得暖的生活,可是,就算一生都享尽物质饱暖的生活,崦精神却昏昧怠惰,那又有什么作为呢?忍受饥寒是人们最不愿意的事,但是,饥寒却能策励人的志气,使精神抖擞,骨气坚强,这样才能承担重任。

[评语]

人长久生活在饱暖的环境里,久了就不能吃苦。四体不勤的结果,使得志气堕落,雄心大志早被逸乐的日子,消磨得一干二净,这种人很难有作为。因为,志气是要有担待的,想成功就必须要有坚强的精神意志,在饱暖在中浸泡得骨软志昏的人,是无法承担它的,长久的无所用心,已使他们失去应变与开拓的能力了。

而饥寒却足以激起人的精神,磨练人的耐力。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这种经验,在夏日炎炎里,人的精神容易昏沉嗜睡,而冬日气寒,却使人精神特别清醒。在苦境中,人容易被激发起斗志和潜力,也容易被环境训练得更能吃苦耐劳,这些都是成功所必备的条件。这样的人才肩负重责,而不会像温室里的花朵,经不起风吹雨打。

七八、愁烦中具潇洒襟杯,暗昧处见光明世界

愁烦中具潇洒襟怀,满抱皆春风和气;暗昧处见光明世界,此心即白日青天。

[注释]

潇洒襟怀:豁达而无拘无束的胸怀。暗昧:事实隐秘不显明。

[译文]

在愁闷烦恼中,要具有豁达而无拘无束的胸怀,那么,心情便能如徐徐春风般一团和气。在昏暗不明的环境里,要能保有光明的心境,内心就能像青天白日般明亮无染。

[评语]

“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”,若是件件挂怀,事事牵绊,那么,人生的烦恼真是没有止尽的时候。事实上,我们的烦恼常是由于自己执着不放的缘故,以致于重重网罗,令人挣脱不得。碰到失意落魄的事,更是苦恼无边,像蚕一般作茧自缚。可是,蚕的自缚是为了蜕变成蛾,有其积极的生命意义,而人却往往难以“破茧而出”。让我们学习一点潇洒,一点淡然,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过得愉快些,我们的生命也会活得圆满些。

即使环境再黑暗,只要我们内心坦荡,仍然能见到光明世界。外界黑暗没有关系,只怕我们的心也一样黑暗;天下皆浊没有关系,只怕我们的心也一样混浊。在绝望之地能有希望,在恶境之中能有勇气,这些都是人心潜在的力量;心是人类文明的开端,也是文明最后的据点。心的灭亡,才是真正的灭亡。

七九、装腔作势百为皆假,不切实际一事无成

势利人装腔做调,都只在体面上铺张,可知其百为皆假;虚浮人指东画西,全不向身心内打算,定卜其一事无成。

[注释]

装腔作调:故作姿态;矫揉做作。体面上:表面上。指东画西:言语杂乱,东拉西扯。虚浮:不切实。

[译文]

势利的人喜欢装模作样,只知道在表面上铺张,由此可以看透他所作所为都是虚假的。不切实际的人言不及义,东拉西扯,完全不从自己的内心下功夫,可以料定他什么都无法完成。

[评语]

以财势为重的人,不了解世界上还有比财势更重要的东西。这种人不但不明白人生的价值,也无法拥有人生真正的情趣。因为,他们整日只知在金钱中打转,有了钱就想炫耀,拚命的在表面上下工夫,使自己看来更气派此支便博得别人羡慕的眼光。更可笑的是,有些人硬要打肿脸充胖子,才不会觉得自己脸上无光。观察这些人的心态,就能推论他们所做的事情大多虚伪不实。一徒具外表的人,他的内心是无法充实的。这些人和百货公司里穿着貂皮大衣的塑料人,并没有什么差别。还有许多不切实际的人,整天言语不休,说天道地,却没有一句是他做得来的。这种人不知道凡事须从自身做起道理,也不肯花工夫进埋头苦干,一事无成,是预料中的事,因此,一个肯踏实进取的人,才是最可敬佩的。

八o、心胸坦荡可见光明境界,涵养成正气做到勿忘勿助

不忮不求,可想见光明境界;勿忘勿助,是形容涵养功夫。

[注释]

不忮不求:《诗经》邶风雄雉:“不忮不求,何用不藏。”是说一个人不陷害人,也不希求非分之财,这种人怎么会做出不好的事情来呢?“藏”是美善的意思。勿忘勿助:《孟子》公孙丑:“必有事焉而勿正,心勿忘,勿助长也。”这是指养气的功夫必定要把集聚道义当作一件事,但不可预先期望效果,只要心里不忘记由它自然生长就是了,也不要因为气不充足,另外想法子帮助它生长。“正”是预期的意思。

[译文]

由安贫知足,与世无争,不陷害别人,不贪取钱财的态度,可以看到一个人心境的光明。在涵养的工夫上,既不要忘记聚集道义以培养浩然正气,也不要因为正气不充足,就想要尽办法帮助它生长。

[评语]

孔子在《论语·子罕》篇中说子路为人慷慨尚义,子路穿着破旧的袍子,和穿了皮袍的富贵中人站在一起时,他没有一点儿自卑感,丝毫不觉得自己不如别人,这种气魄不容易养成,必须要有真正的学问和气度才行。因此,孔子引用《诗经》邶风雄雉章中的两句话称赞子路,也告诉我们子路为什么能做到,就是这四个字:“不忮不求”。

大家都知道“不求”——凡事都无所求。什么是“不忮”呢?以现代的观念来解释,就是内心一片坦荡。你地位高、有钱,但是你是人,我也是人,并没有把功名富贵和贫同之间分等,都一样看得很平淡,自然不会因忌妒而陷害别人了。以此待人处世,“何用不藏”?怎么会做出不好的事情来呢?哪里会行不通呢?有这种心理,自然就气度高远。所以说培养气质,不是外表的服饰可以培养出来的,要在内心具备这种修养,才是一个坦荡的君子。因此,一个人不忮不求,才能见出他内心的光明心境。

孟子谈到如何培养浩然之气时,曾经举了一个例子:宋国有个人忧愁他的禾功不长大,就把苗根拔高起来。他精疲力竭地回到家里,告诉家人说:“今天累死了,不过,我也帮助苗长高了!”他的儿子跑去一看,那些稻苗都已经枯稿了。

这就是“揠苗助长”的故事。孟子利用这则寓言故事,说明一般人养气,不像宋人那样帮助禾苗生长的实在很少。有的人认为养气没有益处而丢开它,这就等于种田却不替苗耘草,最后仍然得不到效果一样。有的人养气未成,却硬要帮助它速成,这就和拔苗助长一样了,不但没有益处,反而害了它。因此,想涵养我们那股浩然之气,千万不要忘记把聚集道义当作一件事,更不要忘记记它自然生长。也不要因为它不够充足,就想助长它。因为这浩然的正气,是集聚平时所为的一切道义,从内在发生出来的,并不是在外面窃取一两件偶然合于道义的行为就能得到的。所以说“勿忘勿助”是形容涵养的功夫。

八一、求其理数亦难违,守其常变亦能御

数虽有定,而君子但求其理,理既得,数亦难违;变固宜防,而君子但守其常,常无失,变亦能御。

[注释]

数:运数。理:合于万事万物的道理。常:常道。

[译文]

运数虽有一定,但君子只求所做的事合理,若能合理,运数也不会违背理数。凡事虽然应该防止意外,但君子如果能持守常道,只要常道不失去,再多的变化也能御防。

[评语]

许多人相信“命运”是个定数。因此,有的人过于相信而不思努力,甚至坐以待毙的。事实上,天下的事情,一切依理而行,只不过有时显而易见,有时却隐晦不明。譬如一个杯子坠地,你若能及时用手接住,杯子便不会破碎,人的命运也是如此。有的看来似乎很难以转变,却又不尽然。无论显而易见或隐晦不明,总不只说命为定数。所以君子作事,于人求人理,于事求事理,只要不悖理行事,命运的好坏就不值得忧虑了。

世事虽然多变化,但是君子只须守住常道,就能“以常制变”,因为常道是万物的根本。就像万物或飞或跃,暂离地面,也一定要回到地面的道理一样。如果常道偏失了,不必等任何变化,自己必定会先倾覆。因此,君子只知道持守常道,并不惧怕小人诡计多端,也不畏惧世事多变化。

八二、和气致祥骄者必衰,从善者章为恶者弃

和为祥气,骄为衰气,相人者不难以一望而知;善是吉星,恶是凶星,推命者岂必因五行而定。

[注释]

五行: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

[译文]

平和就是一种祥瑞之气,骄傲就是一种衰败之气,看相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,并不困难。善良就是吉星,恶毒就是凶星,算命的人哪里必需要按照五行才能论断吉凶呢?

[评语]

我们常说:“和气致祥”,可知一个“和”字,能化解多少干戈。生意人常把“和气生财”挂在嘴边,可知一个“和”字,也能带给人们多少益处。一个人能常保中和之气,既不会遇刚而折,也不会太柔而屈;既不会遇骄而覆,也不会太虚而穷。能够常保这种“和气”,生命便如源源活水,这当然是一种吉祥之气了。而骄傲的人即使处在富贵也不长久,因为他盛气凌人,必定导致衰败,所以说“骄是衰气”。善于看相的人,一望可知,自然能推断一个人的祸福了。

要论断一个人的吉凶,不必从五行去推断,只要看他行善或是为恶就知道了。从“水流湿,火就燥”的道理来看,行善的人必能得到拥戴,为恶的人必定遭人唾弃。因此,行善的人是吉星,为恶的人便是凶星,想推定吉凶,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依据。

八三、人生不可安闲,日用必须简省

人生不可安闲,有恒业,才足收放心;日用必须简省,杜奢端,即以昭俭德。

[注释]

恒业:长久营生的产业。放心:放逸的本心。

[译文]

人活在世上是不可闲逸度日,有了长久营生的事业,才能够将放失的本心收回。平常花费必须简单节省,杜绝奢侈的习性,正可以昭明节俭的美德。

[评语]

孟子说:“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。”意思是说,做学习的主要目的,就是要把我们放逸逃失的本心收回来。孟子又说:“无恒产而有恒心者,惟士为能。”读书人不必要有长久营生的产业,却必须要有追求学问道德的恒心。而一般老百姓呢?当然就必须要有“恒产”了。人不能无所事事地过日子,安闲逸乐的日子过得太久,心也会丧失掉的。大人常常骂小孩:“心都给玩掉了!”就是这个道理。因为,有了稳定的工作,生活才有目标,心才能安定下来。我们这颗心,才不会如脱缰的野紧,乱跑乱闯。有的人要他过安闲的日子,他还不愿意呢!因为他受不了“不用心”的日子,这种人常常会讥笑自己是“劳碌命”,以另一个观点来看,能为工作而劳碌,有时也未尝不是一种神气。

日常生活的花费,愈简单愈好,因为人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,一旦陷入,就很难自拔了。粗荼布衣不但无损我们的人格,更可以见出一个淡泊宁静的心胸。而节俭朴实,永远是值得令人称许的美德。现代人似乎都很怕穿得“寒酸”,惹人笑话,其实,以现在的生活水准来看,穿着寒酸倒是很少见的,反而内心“寒酸”的人愈来愈多。舍不得衷心赞美他人,舍不得为别人牺牲一点,这种内心的“简省”,才是值得大家深思的。

八四、秤心斗胆成大功,铁面铜头真气节

成大事功,全仗着秤心斗胆,有真气节,才算得铁面铜头。

[注释]

秤心斗胆:比喻一个人心志坚定,胆识远大。铁面铜头:比喻一个人公正无私,不畏权势。

[译文]

能够成大事立大功的人,完全靠着坚定的心志,以及远大的胆识。真正有气节的人,才可能铁面无私,不畏权势。

[评识]

成大事立大功并不全靠学问,虽然学问也是必要条件之一。但是,如果没有一颗如秤锤般坚定的心,以及远大的胆识,什么事都不敢做,即使做了也不长久,那么,凡事都不能成功。例如,中山先生十次革命失败却仍不气馁,心志的坚定可见一斑。在那时,革命被视为叛逆的行为,抓到了是要杀头的,可中山先生始终不忧不惧。他的学问渊博,胆识超人,才能成就这番创建民国大事业,这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。古来的英雄烈士,哪一个不是凭着秤心斗胆,抛头颅、洒热血,为历史增添一页页可歌可泣的篇章?

有真气节,才能不徇私;有真气节,才能不畏权势。所谓铁面铜头,正是形容一个人不徇私、不畏恶的凛然作风。这种人如果做官,政治必定清明,因为他以廉洁自守。如果他只是个老百姓,也一定有为有守,不致作奸犯科,伤风败俗。不管是在朝为官,或是在野为民,这种人即使撞得头破血流,还是一副硬骨头,因为,真理永远是他们追寻的目标。

八五、责人先责己,信己亦信人

但责己,不责人,此远怨之道也;但信己,不信人,此取败之由也。

[注释]

远怨:远离怨恨。

[译文]

只责备自己,不责备他人,是远离怨恨的最好方法。只相信自己,不相信他人,是做事情失败的主要原因。

[评语]

其实,责备别人并不容易,因为责备他人时,首先自己的立场要对。如何才能保证自己的立场对呢?大概便是要先自我反省一番了。即使自己做得对,要别人心悦诚服也不容易,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不同,你认为对的,对方不见得赞同,因此,责备别人通常会招致怨恨。不如我们好好的反求诸己,先把自己端正好了,再要求别人。有的人一味责备别人,而自己却多行不义,就难怪别人要怨恨他了。话说回来,即使要“责人”,也要懂得“忠告善导”的道理。不过,作者在这里说的,还是重于“修己”,与其要求别人,不如要求自己的内省功夫。

没有人做事情永远不出差错的。有些人很有自信,这当然很好,可是,如果自信不相信别人的,就值得反省了。有时候,我们难免会犯这种错误:我们常说别人刚愎自用,自己又何尝不然?历史上不乏因刚愎自用而失败的例子,以国势来说,大凡一个朝代能兴盛,往往是国君肯礼贤下士,采纳忠言。而国家的衰败,总是因国君不听忠言,自取灭亡。因此,我们除了建立自信心外,相信别人的长处,虚心向对方学习,也是很重要的。

八六、无执滞心始通达事理,不做作气还本来面目

无执滞心,才是通方士;有做作气,便非本色本。

[注释]

通方士:博学而通达事理的人。本色:本来面目。

[译文]

没有执着滞碍的心,才是通达事理的人。有矫揉造作的习气,便无法做真正的自己。

[评语]

人前有一个人,乘船过江到半途的时候,他的剑掉进水里了,于是,他马上在船上刻了个记号。他说:“我的剑是从这里掉入江中的,我只要按这个记号去找,就可以打到剑了。”你想,你能找到剑吗?当然不可能,他不懂得水流船动的道理。因此,我们把“刻舟求剑”,比喻为固执不通的意思。这个人的心,就是一种“执滞心”。所谓通方士,乃是指博闻而通达事理的人。一个人心中若固执不通,必然就无法对一切学问通达无碍,因为,他心中常有偏执取舍,以致于许多事物无法以客观与谦虚的态度去评断或接受。因此,他即使再有学问,也是固执一隅,只能成为专才而无法成为通才。我们常说:“择着固执”,但是执着也极易造成偏见,而滞碍不通更容易变成食古不化。真正的道理都是活的,并不是教条。有“执滞着”的人往往只知道抓着一些“道理的教条”不放,运用时也不知变通。

做作无非是想要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,因此,才有意去掩饰与改变自己的本性。然而,这一种扭曲与改变,总是为了别人,有时候,甚至是为了世俗的名利,无论如何,这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。想改变他人对自己的印象,不要在表面上下功夫,应从自己的内心本质改变起,不过,到底是变好还是变坏,自己要看清楚。如果改变的自己,并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具有意义,不如保有原来的自己,至少不会使自己的生命更糟。人的内在也有一些本性是原来就很好的,孟子说:“人性本善”,只要发扬我们心中本有的善性,也许,便是一个最好的本色人。让我们都保有属于自己的“本色”吧!

八七、心为主宰,死留美名

耳目口鼻,皆无知识之辈,全靠者(俗作这)心作主人;身体发肤,总有毁坏之时,要留个名称后世。

[注释]

者心:这心。

[译文]

眼耳鼻口,都是不能够思想的东西,完全依赖这颗心来作为它们的主宰。身体肌肤,在我们死后都会腐败毁损,总要留一个好名声让后人称颂。

[评语]

眼、耳、口、鼻、身是人的五官,它们又“心”为主宰,如果没有一个心在作主宰,耳、目、口、鼻便无法发挥它们最大的效用。如果一个人不用“心”,就会耳不听忠言,目不辨黑白,口中胡乱言语,连鼻子也让人牵着走,那么,这个人必然无法端正自己。心能辨是非,明好恶,所以,人最要把一个心先修好。《大学》上说:“心正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身修。”心若正,一切行为也就正直而不偏失。再进一步说,贤人便是一个社会的心,若是没有贤人,许多人便不辨是非黑白,不明善恶。因此,一个社会要贤人来领导大众,而一个人更要自许成为贤人。

虽然说: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可毁伤。”但是,不如努力自我实现,以显扬父母。所谓留个名称后世,便是要我们在有生之年所作为,做些有益世人的事,这就是自我实现。留名是要留善名,而不是恶名,若是恶名,不如不留。有些人以为“人死留名,虚死留皮。”留个臭名也好,至少大家一辈子都记得他,这种人思想邪曲,却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痛心!想想岳飞庙前的秦桧像,人们经过,或怒骂,或吐痰才能泄恨。的确,我们真该珍惜父母赐予的身体发肤,做一个有用的人,就算不能显扬父母的名声,也不要辱没有父母的苦心啊!

八八、有生资更需努力,慎大德也矜细行

有生资,不加学习,气质究难化也;慎大德,不矜细行,形迹终可疑也。

[注释]

生资:天赋优良的资质。学力:努力学习。不矜细行:不拘小节。

[译文]

天生的资材很美好,如果不加以学习,脾气性情还是很难有所改进的。只在大行为上留心谨慎,却在小节上不加以爱惜,到底让人对他的言行不能信任。

[评语]

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是说人本来就有良好的善性,但是,为什么有的人后来却成为不好的人呢?这完全是由于外力的影响所造成。就如一块璞玉,如果好好去琢磨,会变得光润美好,然而,若不加以琢磨,它顶多也不过是一块石头,终究不能成为玉器。因此,我们才说:“玉不琢,不成器。”同样的,人的本性再美好,也要努力学习,在学问的潜移默化中加以琢磨,才能成为大器。所以,光有优秀的天赋,后天却不肯努力学习,也是枉费了上天一片美意。久而久之,连天赋的潜力也会被埋没,更别谈变化气质了。

如果仅在大行为上面注意,微细的行为却不加谨慎,仍然不能让人信任。因为由小见大,有时小节正是一个人内心的真正流露,如果小节屡犯,则表示此人还不能将一些劣根性加以去除。正如堤防上有裂痕,随时都有可能扩大崩裂,谁敢去相信呢?

八九、忠厚传世入,恬淡趣味长

世风之狡诈多端,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;末俗以繁华相尚,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。

[注释]

颠扑不破:理义正当,不能推翻。趣味弥长:滋味更耐久。

[译文]

世俗的风气愈来愈流于狡猾欺诈,但是,忠厚的人诚恳踏实,他们的稳重质朴,永远是众人行事的横范。近世的习俗愈来愈崇尚奢侈浮华,不过,还是寂静平淡的日子,更耐人寻味。

[评语]

世俗的风气所以狡诈多变,大半是为了名利二字。而狡诈的手段是一些骗人的伎俩,不过大家也不是傻子,会一再受骗。待人处世,不妨学学忠厚人的那股傻劲。小人的狡诈欺瞒,永远是忠厚老实的人学不来的,想也想不通的,为什么不以诚心待人?为什么要老奸巨滑?其实,吃亏的往往是那些搞阴谋诡计的小人,陷害的也是他们自己。让我们的心保留一块净土吧!这片净土,只有忠厚的人能以赤子之心去开恳、耕耘。在你对人失望透顶的时候,不妨想一想,我们的社会其实乏厚道可爱的人啊!至少,我们就可以要求自己做一个忠厚人!

众人总以为奢侈热闹是最有面子的事,事实上,这样足以令人的心被物欲所蒙蔽。如果大家都崇尚奢侈,就会造成一个重利的社会。既然重利,便不重义,这正是社会风气败坏的原因。老子主张人应清静寡欲,他说:“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;驰骋畋猎,令人心发狂。”并非没有道理。反而是寂静恬淡,可以使我们的万虑皆涤,心胸为之一畅。所谓“一沙一世界,一花一天堂”。在寂静中才可以观照得到。

九o、交友要交正直者,求教要向德高人

能结交直道朋友,其人必有令名;肯亲近耆老成,其家必多善事。

[注释]

直道:行事正事。令名:美好的名声。耆德老成:德高望重的老年人。

[译文]

能与行为正直的人交朋友,这样的人必然也会有好的名声;肯向德高望重的人亲近求教,这样的家庭必然常常有善事。

[评语]

孔子说过有三种朋友值得我们向他学习,那就是友直、友谅、友多闻。友直便是行为正直,又能规则劝我们错处的朋友。要观察一个人,先观察他所结交的朋友,是一个好方法,物以类聚啊!一方面因为自己正直,才会结交正直的人,一方面有这种朋友相到提携,自己的德业学问必定能日渐进步。这样的人,怎么会不受人称赞呢?

老年人的人生经验很丰富,他们就好像是宝藏,只要你肯挖取,必能从中获得许多可贵的宝物;又好像地图,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。当然,这是指修养很好,道德有成的老年人。一个人如果肯常常去亲近这样的老年人,受其教益,他对人生的努力,比较容易成功。推而广之,他的家庭也一定能逐渐兴旺,因为他能以好的表率来教导子孙,使得“家和万事兴”。

推荐阅读: 穿到三千小世界里当炮灰 寒门巨子 保卫国师大人 都市至尊狂少秦楠林楚楚 医神胡小北郭美玉 重生苏回顾张明希 乔薇和丞相大人姬冥修 华娱大时代 姜瑟聂斯景 缥缈长生劫